说起青团子,其实我知道的倒不是很多。关于怎么做,有些什么原料是一点也不清楚的,可能有芦苇叶吧,就知道看上去绿油油的,吃起来又软又糯,凉凉的香香的。青团子在感觉上类似于现在的一些水晶糕,但相比之下,却比水晶糕多了一份特有的清香与绵软。
青团子是江南苏沪一带特有的小吃,从前是江南地方清明节扫墓用的祭物,虽然延续到现在已经不分季节时令了,然而在人们的习惯中,青团依然是只有在清明节前后才吃的。关于青团的起源已经不可考证了,但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后来正仪镇中心桥南一爿糕团店的陈四宝老大娘从赵慧处学得了这个秘方,从此青团子供应于市场,成了一种色味兼美,饶有乡土特色的点心。
然而如今的青团已不再是以前的那样了,青团多是有馅料的。在上海地区,青团的馅基本上是豆沙及枣泥馅,吃起来甜而不腻,入口非常细软。再加上那份特有的草香,吃在嘴里,便满口生香。
记得小的时候,经常缠着父母说要吃青团,而父母却总说,一定要等到清明节,于是总有些郁闷。那时的青团都是大个儿的,不像现在,什么都流行迷你,就连青团也不例外。所以对像我那般大小的孩子而言,一两个青团就足以抵上一顿饭了,而且这种糯米的东西,吃得时候不觉饱,吃完了再一喝水,肚子就像吃了气似的鼓起来,因而小时候虽是爱吃,却也不能多吃。
到了现在,青团变小了,就那么一丁点儿,一口就吃完了,完全可以当零食吃。可惜却不再是满大街可见了。近日临近清明,去了朱家角,倒是在老街上发现有几家店在卖青团。想来也是许久未尝其味,便买了一点,谁知道青团都会变得那么贵。那倒也无妨,算是物以稀贵吧,却不料那味道和小时候吃过的差了十万八千里。那种清淡略带清苦的草香和玫瑰豆沙也不是那样诱人。
记忆中,那种草香虽然淡远,但总给人一种很悠然的感觉,就仿佛是整个青团的灵魂一样,一入口,就像来到了广袤的河堤原野上,感受着清风送来阵阵芦苇及青草的芳香。然而,此刻青团入口的感觉是什么呢?一只糯米团子,两指尖大小,刚进去还没嚼,耳畔就传来一阵大呼小叫:“正宗古镇青团!五块钱三只!……”还有些什么话真是不忍不多听了,只知道口中青团已下肚,味道却浑然不觉。唉,穿行在市井人群中的痛苦也不外于此了吧。
自以为聪明,拿着青团到了较偏僻的外郊,再过去就是农村了。坐在街边人家的石台上,也不管别人在不在意,看着小桥流水和不到一平米的菜地,悠闲地吃起了青团。在这样一种静谧的环境中,倒也算是品出一点儿味来了。还好,和以前相差还不太远。但手中的那些青团似乎刚出炉,还热乎乎的。很多人恐怕会喜欢热的,但恐怕我是吃惯了凉凉的青团了,对这种冒着热气的团子,反倒有些不能接受。好在只是有一点温热,要不真是刚出炉拿不上手的,怕是吃 到嘴里就要鬼叫了。
今天上街的时候,经过元祖。居然看到了艾草青团,嘿,这小店,还真会看时令。进去一瞧,那些青团的颜色更为可爱了,嫩绿色,忍不住想让人亲上一口。不像传统的青团,绿得俗气,就像夏天老了的草色。一个个青团躺在包装精美的盒子中,怎么看怎么觉得那过于精致的包装有些喧宾夺主。再看一下价格,就那么四个,居然天价似的贵,够离谱。虽然很想买,但想了半天还是没买,想想元祖那只翻云覆雨手,愣能把月饼做成冰淇淋,心里便不是滋味了。这传统的东西要失去了传统的精髓,只留下外表与名字,就像绣花枕头一包草,这不是不伦不类吗?于是,我还是只瞧了瞧那可爱时尚的嫩绿色青团,走出去,买老街那俗得可以的青团。
回家的时候和妈妈说起这青团,妈妈居然说了一句:“你怎么现在像个古董一样?以前你不最爱翻花样吗?”此话一出,我倒是有些哑然了。怕是随着近些年传统和民俗的回归,我也变得传统起来了,也不知道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但当我想起那些青团子时,想起自己突然爱上旧旧的、俗里俗气的东西时,便不禁开始笑起我自己,原来,我也是那般俗得可以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