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设计 摄影 特别奉献 关于本猫 友情链 留言簿 来信联系
http://www.ddcat.net
文字 设计 摄影 特别 关于 友情链 留言 来信
 
天边那美丽的蘑菇云
2003.02.18 14:59:44

  美国的电影很出名,美国的强横也很出名,他们正在叫嚣着要“替天行道”,去打击某个对他们的强权誓不低头的国家,于是,石油价格暴涨,彻底打消了我借钱也要买辆车的奢念。为了消除心里的怨愤,多买几张盗版盘来间接打击打击他们吧。

  本猫不喜欢看的两种电影类型,一曰纯爱情片,一曰战争片。
  对于爱情片(当然如果较真儿地说,什么影片也会和爱情搭上关系,在此不做讨论),虽不能说避之不及,却也是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染指的。对于战争片,却往往是对于其中带来的那种沉重而不敢轻易尝试。
  只是,人们却喜欢将战争上升到艺术。

  几个喜欢兵器的朋友,一看战争片就热血沸腾,每每见到他们看着火光冲天尸体乱飞的屏幕感叹壮观时,我就幻想着如果能有个魔棒把他们变到战场上去,不知他们的反映是否还会这么血脉喷张。
  若真说“壮观”,大家肯定都首推《拯救大兵瑞恩 Saving Private Ryan》,但是除了片头开始那段写实的不能再实的抢滩以外,我对于这个几年前看的片子唯一的印象,就是说瑞恩之所以重要,因为他的兄弟们都阵亡了,而“国家”为了“爱惜”一个母亲的心,要给他保留一个儿子。看片子的时候我就在想,那些为了保护瑞恩而死去的战士,莫非就是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不成?
  再到前两天看《我们是战士 We were soldiers》,再次感到美国人教育方法的聪明,这部描写越战的片子,明明就是他们的主旋律影片。看看人家,不用什么高大全的人物,只用一个满脸褶子、站在枪林弹雨中却永远不死的老男人,就给那些要去维持世界和平的大头兵们一个光辉的榜样。

  比较起来,也许《风语者 Windtalkers》更让我喜欢一些,因为片子没有回避美国人(这些移民过来的外地人)对印第安人(这些真正的本地人)的歧视与利用。军方利用那瓦霍语编写密码,让印第安人以为在为自己的祖国而战(白人的国家),但是当白人和印第安人一起拯救了部队时,勋章却只发给了白人。最让我叫绝的是,某个大兵一边走一边说,“也许五十年以后,我的儿子会和那些日本人一起去打别的什么人”……
  可惜的是,片子的结尾太傻。老吴也老了,似乎就记得慢镜头了。

  其实,就算是看战争片,我也还是跳不出探讨“人性”的偏爱。所以,我喜欢《生死豪情 Courage Under Fire》,更喜欢《辛德勒名单 Schindles's List》,更喜欢《战鼓平息 When Trumpets Fade》,更喜欢《特种任务 Das Boot》。

  《战鼓平息》是我一直想收DVD未果的片子之一,它之所以感动我,就因为那种真实的氛围。故事的背景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血腥的贺根森林之役,一个“唯一活下来”的老兵,带领着分给他的一帮新兵,转战在死亡的土地上,他没有什么“当将军”的远大目标,面对太多的尸体让他麻木,看着分给他的娃娃兵,他却只想退役。全片阴冷的色调更加衬托了战争最直接的结果——毁灭。在战争中的这些大兵,唯一的目的就是生存。

  而《特种任务》是部描写二战期间曾经雄霸海上的德国潜艇的故事。写潜艇的片子不少,比如大家熟知的《U571》和《K19》。但是,《U571》根本就是个娱乐片,《K19》却是美国人在讲冷战的故事。而《特种任务》却告诉我们在二战中,那些德国人是如何度过的,让我们看到了同样是在战争机器下的另一方。

  看过也是很久的片子,却至今让我印象深刻——
  拥挤的过道里挂满了面包和香肠,连指挥舱也不例外;医官发给士兵酒精棉球,严厉地要求他们清洁自身卫生;被纳粹精神洗脑的年轻军官一丝不苟的表情;船员们生活的艰苦,与岸上官员们奢侈生活的对比;以及那个至今想起来,仍让我唏嘘不已的结尾……
  并没有什么壮观的爆炸,没有什么激烈的追杀,只有一群被丢进罐头盒子沉在冰冷海水里的士兵,为了服从命令为了活着而战斗。

  写到这里,猜测着,会不会有人来指责我的软弱,指责我对战争的片面观念。
  再引用《风语者》中的一段话来结尾吧:
  ……一个美丽的姑娘请我去吃烧烤……而我现在却在这里做人肉烧烤,这和我当初想的不一样……